「大權謀」逆天改命之學,盛衰榮辱之道
我們的世界,在權謀計算中,其實可以分為三層。
第一層是客觀世界,是它本來怎么樣。第二層是價值共識的世界,是大家認為怎么樣。第三層是自我的世界,是你自己認為怎么樣。
本來怎么,大家認為怎么樣,你認為怎么樣,三個層次組合起來,就是權謀計算的三層世界。
權謀計算必須三者合一,統一的和諧程度,決定了權謀計算水平的高低。
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
天地的運行的基礎,是善還是惡?
如果是善,為什么還有幾次生物大滅絕,還有地震洪水,絲毫沒有憐憫之心?如果是惡,為什么還能春耕秋收,滋養人類?
天地的運行就是一架冷冰冰的機器,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行,不會因為誰而加速,也不會因為誰而停止。
天生萬物,同時天殺萬物。
大河之水向東流去,中間灌溉土地養活多少百姓,重回房屋毀滅多少家庭,它是不管的,它只是按照自己的軌道運行而已。
這個世界,是灰色的世界,沒有任何色彩。但正是由于它沒有任何色彩的干擾,因此它是最真實的世界。
歷史潮流也是如此,本身有內在規律。跟著它就生存,違背它就毀滅。
地主都是壞的嗎?地主壞不壞,和它需不需要被消滅,是不同的問題。它成了歷史潮流的阻礙,必然被洪流沖垮,而壞不壞屬于道德判斷問題。
只要在這層世界,權謀計算才是有效的,因為它從實際出發,符合實際,沒有帶著絲毫的主觀情緒。
世界運行,社會運行,就像一家冷冰冰的機器。
但人有七情六欲,不可能把感情提出,活出一部機器,那樣就成了行尸走肉。
善惡是怎么來的?
王陽明說,有善有惡意之動。善惡,其實就是一種價值判斷,但王陽明并沒有說價值判斷是怎么來的。
社會上的人,因為利益捆綁組合在一起,成為了群體或階層的集合。這些集合的利益相同,于是形成了同樣的價值判斷。
地主和農民,資本家和工人,價值判斷肯定不一樣。保衛者和入侵者,價值判斷也肯定不一樣。
就算是同一個群體,高層和底層的價值判斷,也會不一樣。
表面上是價值判斷,根本上是利益異同啊。
從價值判斷延伸出來,又形成了善惡意識。
在這個世界中,以主流的思想,人類認知的最大交集為基礎,建立了一個共識的世界。我們的價值觀、道德判斷、認知習慣,都是這個世界的產物。
大河之水向東流去,當它灌溉良田時,我們會喜悅,當它沖毀房屋時,我們會悲傷。喜悅和悲傷為什么會產生,因為利益增加或損失。
第二層世界重要嗎?
太重要了。
以前的防輻射服、腦白金,為什么會熱銷?因為大家的共識是這些有利健康。即使這些共識脫離第一層世界,但因為符合第二世界,大家還是紛紛掏錢購買。
抖音最火的都是什么?高雅的難以流行,俗氣的大行其道。一個性感美女扭一扭,點贊關注數萬,為什么?因為符合第二層世界的需求。
在看看輿論熱潮。一件事情出現后,為什么往往輿論一邊倒?難道大家基于真相而做出的判斷嗎?并不是,大家是從第二層世界做出的選擇,是價值共識作用的結果。
第二層世界,是公共的虛幻世界。雖然它是虛幻的,但因為是公共的,所以并不能因為虛幻而否定其價值。
民眾認知的缺陷,并不妨礙他們擁有力量,讓蘇格拉底飲下毒酒,把耶穌送上十字架。
大家都認為太陽繞著地球轉,并不妨礙他們擁有力量,燒死布魯諾,禁錮伽利略。
共識的價值觀擁有毀天滅地的力量。但凡有所成就的人,不管是居心不良,還是動機崇高,都會對第二層世界有深度的把握,并能利用好這種力量。
西方價值觀的入侵,本質上是第二世界的武器,讓你不戰而敗,實現和平演變??纯窗⒗号c顏色革命吧。
世界上的每個人,都有自己的價值判斷,都有自己的世界觀。
這個是個性化的,屬于第三層世界。
大河之水向東流去,中間灌溉田地,沖毀房屋,每個人所產生的認知不一樣??赡苡械姆炊幌M麆e人好,當灌溉田地時捶胸頓足,沖毀房屋時手舞足蹈,這就是第三世界的差異。
不管在什么地方,不管在什么時候,總是有一些人對事物的認知,對價值的取向,是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的。
在這個世界可以汲取力量。不管這種力量是正義或是邪惡的,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,是建設的還是破壞的。
軍國主義熏染下的日本士兵,戰斗力強悍。納粹思想熏染下的德國士兵,戰斗力同樣強悍。布爾什維克熏染下的蘇聯士兵,戰斗力也同樣強悍。
本質上這層世界,還是虛幻的。人們用各種幻想、念頭營造出了一個虛幻的世界。
但這個虛幻的世界扎根越深,獲得的力量越強。張子強的認知是虛幻的,但他自己深信不疑,所以敢做驚天大案。
韓信用十面埋伏把項羽團團圍住,然后讓人唱楚歌。項羽的士兵進入第三世界,開始想家鄉想爹娘,于是逃兵越來越多。項羽不戰而敗。
權謀計算,有三個基本點。
第一個是立足點,是權謀制定的根本目的。第二個是表現點,是權謀實施的外在形象。第三個是驅動點,是執行者的內在動力。
立足點在第一層世界,表現點在第二層世界,驅動點在第三層世界。
上等的權謀,立足點、表現點、驅動點完美統一。
他們高舉大義的旗幟吸引追隨者,占據道德陣地居高臨下打擊對手,給自己灌輸信仰獲得權力意志。歷史上哪一個造反者,打得旗號不是為天下蒼生?社會上哪一個做生意的,打的旗號不是為消費者著想?這是口號是第二層世界內容。但造反就是為了奪權,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,這才是根本目的,是第一層世界內容。
中等的權謀,立足點、表現點、驅動點基本吻合,勉強及格。
有個制造業老板,既想賺錢,又想得名,同時想實現自我價值。于是他就在工廠推廣傳統文化,實行道德教育,經常讓員工學習仁義禮智信等內容,教育員工做好父親(母親)、好丈夫(妻子)、好兒子(女兒)。同時拿出真金白銀提升員工福利,畫出空地讓員工種菜,開辦內部幼兒園、夏令營,發放孝親基金,足額五險一金等等。還是又很多員工相信,開始認真干活,因為老板拿錢出來了,符合大家“不看口號看行動”的心理。
最次的權謀,立足點,表現點,驅動點沒有呼吁,完全混亂。
他們想獲得實際利益,卻考慮太多別人感受,下不了手。想獲得眾人追隨,卻暴露了真實意圖。自我認知懷疑,驅動力時斷時續,一直不堅定容易投降叛變改弦更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