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領導上任,“提拔”辦公室主任老張任課題組長,明眼人都知道這是“明升暗降”,老張被“掛”起來了。三十歲出頭的小林接替主任后,假裝低調,但言行中掩蓋不住一副春風得意馬蹄輕的樣子。
前幾天,單位接待上級,讓小林通知老張也參加。老張微笑婉拒,小林小聲嘟囔一句,“你不知道今晚有好幾位領導嗎?”老張沒有生氣,開玩笑“回懟”:我這個年齡,不像你們年輕人這樣“眼里有人”了,我不需要討好任何人。小林臉都紅了,趕緊道歉,“是我太膚淺了”。
人到中年,哪怕混得再差,也要有點定力,這三種“二手”酒局,就不要參加了,別讓自己太掉身價。有些飯局,你去了,可能就是一種“心理災難”。
【一】下午四點讓你參加的二手酒局。
職場飯局,一般都是提前醞釀和組織的,主題是什么,主賓是誰,主陪誰當,邀請誰當陪客,時間地點,誰埋單,其實早就安排好了。下午四點以后,讓你參加的飯局,基本都是讓你“湊數”的二手飯局,臨時缺人了,讓你去“填空”,看似給你面子,實則沒有面子。追求上進的年輕人,可能會感到這是“寵幸”,多融入“上級圈子”也是沒錯的。對中年人來說,這種圈子,不融也罷。人到中年,牢記一條底線:下午四點以后讓你參加的酒局,隨便找個借口婉拒吧。人到中年,要學會辯證法,有的酒局,去,是一種身價;有的酒局,不去,才是有身價。
【二】讓你去“服務”的二手酒局。
人到中年,沒混個一官半職的人很多,但能做到“從容淡定、拿得起放得下”的人并不多。職場中年人,參加“官”場上的飯局,其實很別扭。滿桌都是有職有權的人,很多人都比你年輕,但職位比你高。你參加這種飯局,渾身不自在不說,領導還時不時地命令你跑前跑后、端茶倒水、迎來送往,難道不覺得有損尊嚴嗎?尤其是讓你端著酒杯,挨個“敬”一圈,有的有職有權的小年輕在你面前還“端架子”,你難道還一句“我干了、您隨意”嘛?人到中年,不可能再提拔了,無欲無求,無欲則剛,你還需要討好所有人嗎?遇到這種二手飯局,回避,雖然是一種無奈,但也屬于上策。
【三】把你“架起來”的二手酒局。
有些領導非常洞悉人性,表面上是尊重職場中年人,實則只是做做樣子罷了。比如,單位聚餐,領導可能會把你請到上座,還會號召年輕人向你敬酒,動不動就“夸”你當年的“輝煌”,其實,搞得你渾身不舒服,如果領導這么尊重你、這么表揚你,早干什么去了?為什么早不重用中年人呢?搞這些虛頭巴腦的形式有什么意義呢?只會讓中年人感到“被架起來”,目的還是為了給領導博取一個“尊老”的好形象,實際上,中年職場人即使坐在“主位”上,別人也沒把你當回事兒。人到中年萬事休,不信只看席中酒,杯杯只敬有權人。
綜上,人到中年,要洞悉人性,更要懂職場發展規律,既然早知道這種“酒”不好喝,不如干脆一口回絕。老張才是明白人。他知道,人到中年,參加這三種“二手”飯局,可能就是心靈和自尊上的一場“災難”。
人到中年,一定要明白:職場上的飯局和酒場,重點不在“飯”而在“局”,關鍵不在“酒”而在“場”。敬的不是酒,而是尊嚴;吃的不是菜,而是無奈,不如與幾個老哥們小聚、輕松自然,不如回家陪老婆孩子喝碗粥,享受親情。
PS:順便推薦幾本好書。我們想混得更好、跑在前面、出人頭地,還需要提高眼光格局、人情世故、為人處世的能力。推薦一套你不能不看的叢書,肯定能助你一臂之力。